大医一院医学影像科隶属于大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涵盖放射教研室(下设放射科、介入科、心血管影像科)、超声教研室(超声科)、核医学教研室(核医学科)以及影像技术教研室。现今科室已成为代表医院档次和医疗水平的重要临床基础科室,为“辽宁省重点临床专科”、“大连市重点学科”、“大连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大连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大连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介入治疗推广培训基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中国糖尿病足细胞与介入治疗技术联盟”以及“亚洲心血管影像学会会员单位”。
(1)科室设备情况 十三五期间,医院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科室的基础建设以及引进与更新设备,包括3.0 T MRI、高端MSCT(能谱CT、Force双源CT、Revolution CT等),使我科的影像设备水平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科室人员梯队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博、硕士为主体的力量雄厚、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医技队伍。现有在编放射诊断医生38人,平均年龄39岁,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比例52.6%;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学历构成合理,研究生学位比例达95%,其中博士8人,硕士28人。介入治疗医生:现有医师16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6人;均为硕士以上学位。影像技术组48人,副高以上8人(17%),硕士4人;平均年龄40岁,高级职称50岁以下占10.4%,硕士生导师3人。放射诊断护理团队15人,主管护师14人;介入病房护理团队18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12人。
依据医疗工作和学科发展需要,放射科分成7个亚专科方向:腹部影像组、神经-头颈影像组、心胸(乳腺)影像组、骨肌影像组、影像技术组、大数据智能开发组及介入治疗组(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各亚专业组均有各自的学术带头人和梯队。各亚专科带头人均为业内骨干,科室有12人在全国及省级专业学会、学组任副主委、常委及委员,在全国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每组由3~5名中、低年资医生/技师负责具体医疗工作和科研项目实施。每个亚专科有明确的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把握各自领域的最前沿学术动态和进展。
(3)临床工作及开展新技术 科室每年承担繁重的影像检查及诊断工作,年均完成60余万例次检查。为保证患者尽快得到诊治、缩短平均住院日,放射科全体员工不分节假日和周末,各岗位采取加班、弹性工作、增设岗位等措施来保证设备的最大利用;MR是增长最为明显的部分,周六常规加班,周日弹性加班。越来越多的CT、MR报告给各签字教授造成的巨大工作压力,科室通过调整签字医生的分工,尽可能缓解教授人均签字的压力,加快了报告签发速度。
凭借先进的设备和雄厚的人员力量,科室率先开展了诸多国内领先的影像诊断技术,成果显著,并推广到临床。在小肺癌、小肝癌、脑功能成像、肺动脉栓塞、CT血管成像等研究方面均走在国内的前列,曾获得了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省教委科技进步奖。近年来,在双能CT 的能谱成像、MR功能成像、肺微小结节活检定位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
① 双能CT能谱成像技术:自2011年引进高档宝石能谱CT后,科室积极开展相应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填补多项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出版全球第一部《能谱CT临床应用图谱》,并获得首届解放军装帧设计奖及2015年大连市科学著作一等奖;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研究成果获2015年首届辽宁医学奖(临床应用奖)、2016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能谱CT相关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SCI收录文章7篇;自2012年,科室每年有多篇能谱CT相关论文摘要被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收录,中稿数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一流团队;以能谱CT技术为依托培养了硕士研究生(留学生)21名;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全国唯一的以能谱CT成像技术为核心的继续教育学习班。鉴于在能谱CT临床应用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我科被授予“亚太地区宝石能谱CT临床培训基地”及“高端Revolution CT全球临床及科研基地”,为CT双能成像技术临床推广及被广大专家、同道广泛接受认同,也为CT双能成像技术被纳入专业教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② MR新技术临床应用:一直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从MR结构与功能成像(脑功能成像、MRS、PWI、DWI、DTI、DKI、SWI)到不打药MRA(包括脑血管、肾动脉及门脉血管成像)等科研软件的临床应用均获得很好的效果,与国内外同步开展了脑铁含量MRI定量(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年)、心肌MR检查、内耳造影MRI检查及肿瘤MR精准定量研究等。“经鼓膜穿刺磁共振Gd-DTPA内耳膜迷路成像”获得院临床新技术应用二等奖(2015年,与耳鼻喉科合作),目前已经成为我院耳鼻喉专家诊疗常规项目;(2)“搏动性耳鸣CT及MR成像”,对临床搏动性耳鸣的病因检测提供了确切依据,并可有效指导治疗,获得院新技术三等奖(2016年)。
③ 肺结节CT胸腔镜手术前病灶定位及穿刺活检:是近3年我科开展的重要新技术,每年完成近300例次。与胸外科合作的“CT引导下肺部局灶性磨玻璃(fGGO)结节带钩导丝导航技术的临床应用”获得院新技术一等奖(2012年)。
④ 心血管影像诊断(MRI):在国内也较早开展了利用MRI新技术进行心肌结构与功能评估,主要关注于缺血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药物心肌毒性等研究。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承担辽宁省和市科委项目4项;与此同时,还对国内上百家医院的数百名医学影像工作者进行了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培训。
⑤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随访:乳腺亚专科通过触诊及乳腺彩超、乳腺钼靶、乳腺MRI多种影像手段并相结合,能够发现大量没有临床症状或不典型临床症状的早期癌,并通过定位、穿刺等方法,及时做出诊断。对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按照指南定期采用影像手段进行治疗后随访,大大提高了疗效和生存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⑥介入治疗:科室自90年代初开展介入治疗,共收治病人万余例;共有40张床位,有两个治疗组,已发展成为“神经、肿瘤、血管及非血管疾病”各项介入治疗齐头并进的格局。科室承担了辽南地区50%以上的介入手术量,其中针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已形成独特的专业优势,无论在手术数量或质量上均位居东北首位。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科室已多次举办颇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学术大会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承担了包括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获得中华医学二等奖1项,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大连市医学新技术奖4项。
(4) 科研工作及成果 科室重视学科建设和持续发展,重视科研及其临床转化。近10年来,全科员工主持并参与完成各级科研项目4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项;获中华医学会二等奖1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另市级新技术立项21项,其中8项获奖;在《中华放射学杂志》等国内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文章52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主编或参编医学影像教材7部、医学学术著作20余部。多次成功主办了国际性和国内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学习班,包括:全国会议及继教9次,省级会议及继教班8次。同时,为培养年轻医生,近几年科室每年都派出医生赴国外研修,目前已完成或正在国外研修的10人。而且,科室鼓励年轻医生参加国内外重要专业学术会议,包括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国际MRI年会(ISMRM)、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年会等,自2012年以来,科室每年向RSNA投稿和录取稿件数量均居国内领先,每年约40余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或继续教育。
(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 2009年放射科通过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亚专科的评审。放射科住院医师规培按照国家的要求,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住院医师管理制度,并逐渐摸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并具有较完善的培养计划和规范的轮转、考核方案。科内成立以放射科教研室主任为总负责人,三级学科主任为负责人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由规培秘书负责住培医师的日常工作。安排主治医师以上医师作为在陪住院医师的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指导1名住培医师,确保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能够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掌握放射科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具有一定临床科研能力、临床沟通能力、科研协作能力、能够阅读专业外文文献,能够担当本科生生产学习的带教工作。
放射科规培学员必须按照各个亚专业组进行定期轮转,掌握常见病的影像检查规范,并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医疗任务,包括普放、CT、MRI报告初写。考核包括规范的出科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技能考核(50分)和理论考试(30分),以及日常表现考核(20分),包括考勤、工作态度、工作量等。针对规培学员安排定期基础业务知识讲座、各系统报告书写规范及案例分析、周四英文文献抄读讲座,周一研究生病例随诊及本院医生英文小讲座,周三中午病例误诊分析、早会诊病例随访讨论、CT跟机的培训及考核等等。目前,多名规培生毕业前已发表科研文章,最多者近3年发表16篇。近3年放射科基地共招收培养住院医师39人,毕业学员合格率100%,已经毕业的学员在全国各大医院成为主力军,以临床实践能力强而赢得用工单位的一致好评。
(6)教学工作 放射教研室承担了全校五个层次、十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平均年授课学时数逾1500学时。教研室十分重视对教学工作的总结,鼓励教师申报教学立项、总结教学成果、撰写教学论文、争取教学奖项。近5年,教研室主持校级以上教学立项5项,获得省级教学奖励2项;2人获得院级教学名师;2人参加院(校)级教学大赛获得奖励;1人获首席临床技能培训教师。
近10年,全科已培养研究生近100人(其中留学生10余人)。放射科研究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培养优秀硕士研究生1名。12名研究生被科室选派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交流(大会发言)。
未来发展目标:放射科继续着眼于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学科前沿,按照国际优秀研究型医院的标准,以疑难急重疾病为重点,积极开发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影像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便捷、精准、智能、高效的影像诊断与治疗服务;开展高水平的医学科研,完善亚专科建设,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放射诊断与介入治疗团队;秉持现代医学管理理念,重视住院医生培训,搭建管理优良而不断创新的影像技术中心;开拓高水平的数字化影像医疗,创建便捷而高效的远程会诊平台,成立影像专科联盟,创建享誉国内的医学影像学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