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世界杯2022亚洲预选赛(以下简称:大医一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公立区域医疗中心,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辽南地区最大、最强的医疗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在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大连医科大学及医院领导的悉心关怀和精心培育下,大医一院护理团队传承老前辈的光荣传统,继承几代护理人“细心、爱心、诚心、恒心”的优良品质,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一、队伍建设
护理部十分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现拥有护理人员总数近1700人,主任护师6人,副主任护师36人,硕士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42名,本科学历占全院护士总数的41.2%。护理部努力培养一支临床护理和专科护理的骨干队伍,推行专科护理专业化,并为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定期派护士赴国外研修,选派护理骨干参加国家级专科护理学习班,为护理学科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精、尖人才。目前医院共有92名专科护士,占全院护士的5.6%。
二、护理管理
医院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垂直管理体制,三个部统一管理,统一标准,提倡“勇于奉献,尊重护士,善待病人”的管理理念。2001年,作为原辽宁省卫生厅的试点单位,医院以绩效奖金分配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进行护理改革,打破分配的大锅饭,以岗定酬、岗变薪变,创建护理垂直管理及护理绩效分配体制,大大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010年,结合原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强调的改革重点,护理部进一步完善《护理人员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绩效工资在体现护理风险、劳动强度、护理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夜班护士、带教护士的绩效奖金系数,使护士的利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在护士人力紧缺、培训周期不足、三个部跨距离管理的情况下,为促进护理工作与医院整体的同步发展,护理部积极行使管理职能,科学配置人力资源:精简护理管理岗位人员;严格控制辅助科室护士总量;限制非护理岗位护理人员的使用,相对增加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数量(达到护士总数的95%),保证基础护理工作到位,提高护理安全系数。此外,护理部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建立《全院护士人才库》、《专科护士储备库》、《护理缺陷上报统计分析数据库》等信息储备资源,为建立人才评价体系提供基础保障。2011年,护理部根据最新标准,修订、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护理质量大查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保障护理安全,全年护理缺陷发生率同比降低35%。2012年,护理部对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积极开展自查、整改行动,修订并补充了护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近20项,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2013年,护理部对护士长岗位优化调整,通过民主测评、广泛动员、个人报岗、资格审查、竟聘演说、组织考核等程序,最终聘任科护士长6人,护士长90人,平均年龄39.5岁,新任命总责任护士13人。新一届护士长队伍,本科学历以上占95%,副高及以上职称占21.8%。为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护理部引入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品管圈”,运用集体的力量、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在《大医院报》开办“品管圈专版”,激发全体护士的工作热情。医院现有41个科室,组成42个“品管圈”,使护理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升。2014年6月,护理部配合医院将护工正式纳入护理部管理,建立、制定护工管理制度、护工工作日程、护工工作质量标准等,逐步完善护工管理体制。组织各病房护士长、护士在工作中随时对护工的工作进行指导,提高护工服务质量的同时,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我院专业、全程、全面的护理服务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社会反响良好。
三、学科发展
大医一院护理队伍是一支团结向上、敢于拼搏、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团队。作为“卫生部首批20家‘临床护理’重点专科”、“中华护理学会理事单位”、“中华护理管理委员会专家库单位”、《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等编委单位、“辽宁省急症护理培训中心”、“大连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大连市静脉输液培训中心”,医院的护理学术水平长期居辽南地区龙头地位,并在全省范围内占据重要位置。护理部先后组织近10次护理高峰论坛,近60名护理人员在市级及以上社会学术团体兼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在国内护理界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落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是大医一院护理团队追求的专业目标。1997年,在争创“全国百佳医院”活动中,率先在全国提出“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的口号,引起全国护理同行的共鸣。2005年,医院护理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得到原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及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2006年,护理部在全国首创“护理技能操作演示赛”,将技能训练趣味化,强化了护士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2007年,以全国卫生系统开展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考核为契机,护理部成立护理技能培训小组,将基本功训练建立为长效机制。在全省护士岗位技能竞赛中,医院护士取得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2010年12月,医院护理部以其深厚的底蕴跻身于卫生部首批20家国家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行列。2011年5月,“辽宁省急症护理培训中心”在大医一院正式揭牌,该中心根据辽宁省急症护理人员的培训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招收学员,现已连续开办5期培训班,成功培养129名“急症专科护士”。2013年,中华医学会举办的“全国质量管理工具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讨会暨培训班”在大连召开,培训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学员针对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品管圈”、护理电子病历、护理垂直管理、绩效分配等方面进行学习,并分批次进入医院优质护理标杆病房和护理专科门诊考察、参观。2014年2月15日,我院隆重召开“首届护理学术年会”,护理部主任尹安春从管理、服务、科研、教学、技术协作等方面对护理部的整体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的工作做了整体部署,进一步推动了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
四、优质护理
护理部引领“主动服务—感动服务—亲情服务—人文服务”的理念,倡导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中。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大医一院成为全国72家重点联系医院之一。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护理部在第一时间确定开展此项活动的主题为“加强护理垂直管理的内涵建设,提升护理优质服务的质量水平”,并根据医院特点创新提出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的“一线式”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出台《护士文明用语及行为规范》,作为临床护士行为规范的培训教材,强化护士的文明服务意识;设立优质护理服务专项基金,提高合同护士待遇,更使护士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开展。
在三批“试点病房”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1年3月,优质护理服务在全院铺开,护理部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争创“全程服务—人文病房”活动,评选出8个标杆病房,并在“5•12护士节”大会上予以挂牌表奖。此后,全院各护理单元(窗口)掀起“创优服务”热潮,充分展现岗位特色并优化护理服务,更多更好的拓展护理服务内涵与外延的举措随即产生,形式各异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各科室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实施个体化、专业化宣教,具有专科特点的科室还为患者提供“特色服务”:如内分泌病房的“健身时间”、呼吸病房的“健肺时间”、神经内科的“康复之家”等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建立“电话回访”、“护理专科门诊”,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设立门、急诊护士导诊岗,进一步完善医院“一站式”护理服务。护理部还注重患者的就医感受,细节之处尽显人文关怀:实施与住院患者共庆节日等“送温暖”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医、护、患沟通交流会,护士自发组织“做一天患者家属”活动。手术室为安抚手术患儿等候手术的恐惧心理,准备了玩具、小画册、轻音乐等,病房设立“报刊杂志栏”、“便民服务箱”(内设50多种日常用品)等便民措施。贴近临床的各类“小发明”层出不穷:如骨科病房设计预防压疮“小水袋”、泌外病房设计“改良病员裤”、手术室护士为医生制作“吸汗带”等等。护士还参与到医生查房,成为“诊疗团队”中的一员,医护间默契的配合有效地保证了医疗安全,患者受益的同时和谐了医患关系。众多举措,情暖人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不断地向社会传递和谐的音符。
2011年7月,中国医院协会“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专家组高度评价医院护理工作:“优质护理工作真抓实干,患者满意度高,是本周期该组检查中反馈最好的医院”。同年9月,原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来医院视察工作,高度赞扬医院护理团队:“大医一院的护理团队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11月,大连市卫生局举行的“医院开放日”市民体验日活动,社会监督员和市民体验者深入到病房真真切切感受到:“大医一院护理果然名不虚传!”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原卫生部医政司组织“第三方问卷调查”,对原卫生部112所直接联系医院的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为97.39%,在112所医院中名列全国第5位。其中,病房责任护士知晓率、对生活照顾的满意度、对病情观察的满意度、对解释疑问的满意度共4个项目名列全国第一。本次调查结果是对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护理技能水平的高度认可。2013年9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来医院视察时,特别提到了医院护理服务满意度全国第五的好成绩。如今,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已达到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社会满意的总体目标。
五、教学与科研
护理部十分重视护理教学工作,于2000年成立临床护理教研室。2011年12月以高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认证”。近年来,护理部承担来自全国各地20余所院校的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涵盖研究生、本科、专科等8个层次的护理及医学专业的国内外学生。主办数十项国家、省、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临床师资队伍主要由临床经验丰富、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护理骨干组成,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93%。近年来,护理部主编、副主编或参编专著64部,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6部。2007年,护理部创新提出“示教病房”集中培训的教育模式荣获“辽宁省护理教育精品课程奖”,同年,护理部设计的“护理专业技能培训”获批为“辽宁省高等院校精品课程”。2011年,护理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进一步完善护理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为实习护生、低年资护士、专科护士的培训与考核提供良好的训练场所。2012年始,护理部引入国内先进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用于护理学院首届本科学生的技能训练,实现了理论与技能的完美结合。2013年,为实现护理学院“三强一国际”(培养外语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护理人才)的办学目标,加强临床教学的国际视野,护理部选派2名临床教师到国外研修,承办“美国、泰国、日本临床护理交流论坛”,使全院300余名临床教师和护理人员与国外护理专家近距离交流学习。同年10月,教育部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专项检查专家组对医院留学生本科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及指导,在检查留学生临床技能培训项目时,医院护理部2位青年教师以其流利的英语口语、熟练的操作技能、专业的沟通技巧令在场的专家及领导赞不绝口:“没想到,大医一院护士的水平这么高,英语这么好”。此外,护理部按计划培养了10名临床护理培训教师,增强他们“抓住考试重点,将临床和课本知识巧妙结合”的能力,经过临床护理教师的重点培训,大医一院的本科护理实习生在历年“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中,通过率均为100%。2013年度,第一临床教研室培养的17名研究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5名硕士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名硕士生获得大连医科大学创新奖学金,2名硕士生获得护理学院优秀研究生称号,2位2010级硕士生的毕业论文被推荐到学校参加辽宁省优秀硕士生毕业论文选拔,这充分肯定了第一临床学院护理教研室研究生教育的成绩,提升了硕士生导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2014年,第一临床学院护理教研室的《外科护理学II》通过护理学院审批获得中英文双语授课的资质。在双语教学实践中,通过试讲、教学督导、师生的教学相长等活动,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我院护理理论教学提高到新的层次。
在临床实习方面,教研室进一步完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选拔教学病房中的骨干教师,充实为教学小组成员,同时完善教学小组制度、职责;根据实习大纲设计出“基本护理技能”实习计划,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同时,避免科室之间重复讲授,尽可能增加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设计《实习护士考核表》,以形成性评价和终末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保证客观、如实地评价学生实习表现、实习成绩、实习态度等方面,特别注重对实习表现、实习态度、人际沟通等主观性强的方面进行评估考核,弥补了以往临床实习评价客观性不足的缺陷。
护理部还积极开展各项科研活动,鼓励护士从学科建设角度积极参与护理科研。2010年,医院80周年院庆之际,护理部隆重举办“全国护理管理高峰论坛”,原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及国内护理界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并带来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管理新理念。近年来,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扶持下,护理科研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截至2014年9月,国家、省市级护理科研立项18项;各类省市科技奖励7项;新技术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0余篇(1篇SCI文章,2篇“中华牌”文章);35项课题入选为院青年基金;25项课题入选为护理部青年基金。经过多年的沉淀与积累、探索与创新,2013年,护理部主任尹安春主持的课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整体方案与方法》荣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成为医院护理科研发展史上璀璨夺目的一页,它是大医一院护理团队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目标的开始,更是全省护理学科跨越式发展的里程碑。2014年5月,护理部带领全院护士撰写了一套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内(外)科疾病临床护理路径》和《内(外)科护理健康教育路径》丛书,总计4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将我院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践经验与全国护理同仁无私分享。此套图书的出版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差错发生以及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护士职业认同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更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升我院在全国的学术地位。
六、团队文化
2004年,医院护理团队谱写了自己的护理队歌——《天使之爱》,并在2005年全国护理工作大会上唱响辽南大地。2007年,护理部成立文体组、科研组、信息组、外语组等多个护士业余活动小组,丰富了团队文化活动,同时开展多种多样的集体活动,如:户外踏青、护士生活会、护士座谈会等,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极大地增强了护理团队凝聚力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2012年5月,护理部录制首部护理纪录片——《与生命同行》,在“5•12”护士节首映。此片以优质护理服务为背景,分别用《优质是这样铸就的》、《品牌是这样树立的》、《荣誉是这样书写的》三个篇章,展示了大医一院护理团队的职业风采。
充分发挥医院网站的作用,设立“优质护理服务专刊”,收集临床护理工作中感人的、体现护士价值的事例,通过宣传栏、医院网站、医院院报、新闻媒体等渠道对优质护理服务最新举措和进展进行宣传和报道。近年来,医院护理团队的先进事迹被大连电视台新闻频道、《健康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半岛晨报》、《新商报》、新青年网等多家媒体竞相报道。截至2014年3月,护理部共发表稿件340余篇,其中被卫生部主办的《优质护理服务简报》刊登8篇,卫生部主办的《健康报》刊登2篇,提升了护士的职业自豪感。
七、积极行使社会责任
护理部积极响应医院号召,选派护理骨干奔赴也门、青海、朝阳等地开展国际、国内帮扶行动,并积极投入到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甲流”、“禽流感”等疫情防控工作。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护理部以最快的速度选拔出各专科护理骨干6人,随医院医疗队奔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第一线,大医一院的护理水平得到灾区政府及患者的高度赞誉。在中华护理学会主办的“万名护理人才培训项目-2012年县级医院专科护士培训班”中,大医一院是百家帮带医院之一,护理部承担“辽宁省急诊急救实习培训”和对口帮扶县级医院护士来院培训任务。2014年“十二运”期间,护理部圆满完成了“十二运”医疗护理保障任务,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至今,护理部接待来自全国60余所医院500余名护理人员进修、参观。护理部主任亲自带队到7所“技术协作医院”开展培训讲座并介绍经验,积极组织专科护士深入“技术协作医院”进行护理会诊。
八、获得荣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国家、省、市级荣誉接踵而至,护理部连续多年荣获大连市“护理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大连市“先进护理质量控制中心”。2007年7月,时任护理部主任丁淑贞获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第41届南丁格尔奖章”。2009年,卫生部、全国妇联、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护理部“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文明岗”,辽宁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护理部“五一巾帼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12月,医院护理部以其深厚的底蕴跻身卫生部首批20家国家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行列。2011年,“辽宁省急症护理培训中心”落户医院。
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护理部荣获辽宁省、大连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其中,心力衰竭科、脊柱外科荣获“全国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神外一科、胃肠外科、神内二科、呼吸二科荣获“辽宁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4个护理单元荣获“大连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2人荣获“全国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22人荣获省、市级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
2012年,胃肠外科荣获“卫生部第一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心力衰竭科、脊柱外科、重症医学科荣获“辽宁省第一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7个护理单元荣获“大连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1人荣获“辽宁省护理管理突出贡献奖”,3人荣获“辽宁省护理管理先进个人”,4人荣获“辽宁省优质护理服务标兵”,12人荣获“大连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2人荣获大连市“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
2013年,7个护理单元荣获“大连市卫生系统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1人荣获“大连市首批‘百姓最喜爱的健康卫士’荣誉称号”,13人荣获“大连市卫生系统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
2014年,7个护理单元荣获“大连市卫生系统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 10人荣获“大连市卫生系统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1人荣获辽宁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称号。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大医一院护理团队将继续以“南丁格尔精神”为指引,迈着踏实稳健的步伐,以饱满的热情,向“十二五”宏伟目标迈进!